近年来,山西省多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立足地域特色,壮大优势产业冬季的室外天寒地冻,温室大棚内却是温暖如春,这正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温度。走进晋中市榆社县西马乡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控室内,技术人员正通过智慧农业大棚基地大数据平台监测大棚内的作物生长情况。该园区所有大棚都安装了集自动灌溉、施肥和调节温度、湿度等技术于一体的远程控制系统,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可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管控智慧大棚内的农事,如调节温湿度、浇水、施肥、虫情检测等,实现果蔬“从地头到餐桌”全程监控。2024年以来,西马乡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全域统筹、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细落实。该乡立足地域特色,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在蔬菜产业倍增上,重点围绕西马乡千亩蔬菜提质增效示范建设项目,依托浊漳河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蔬菜产业基础,坚持设施蔬菜、明地蔬菜一体布局,持续抓提升、延链条、做示范,完成投资500万元的东马、大寨省级标准示范园创建,开展新郁葡萄、水果西红柿、羊肚菌等特色果蔬示范种植。坚持科技兴农,实施旧棚改造50亩,推广“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生物防治”新技术300亩,提升种植产出效益,建设浊漳河沿岸千亩精品果蔬种植基地。在肉牛产业倍增上,西马乡紧盯万头肉牛扩群提质项目,发挥山西牧乐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禾畜旺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带动作用,创新拓展牌坊、白北、北山晕、北余沟4个基地托管养殖模式,全面实施肉牛良种繁育及育肥计划,用足用活产业奖补政策,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益。与此同时,西马乡大胆探索实践,稳步实施强村富民改革。一方面积极承接、主动服务,着力抓好新建项目——榆胶健康食品生产车间。该项目以扶持榆胶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由山西榆胶健康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建设,项目总投资79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建没,预计4月建成投运。另一方面以文彰旅,在北山晕影视基地改造一批传统民居和古建筑,完善配套影视、农耕、古建研学设施和功能,打造榆社县民俗及古建文化研学基地。目前,已与第三方研学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正在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和巩固衔接相关配套项目申报工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诗与远方”带到了群众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了群众眼前,西马乡正走出一条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让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新农村建设在朔州市应县杏寨乡望岩村,党建正引领新农村建设提速。望岩村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美丽房屋建设为契机,根据村级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充分听取民意,制定整体规划。采取公共区域村负责、房前屋后村民自主打造的方式,修建了文化艺术墙、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微景观等多处人文景点,修建了竹篱笆、标准菜园、筹资修建乡贤亭、鸡舍等,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主动干的浓厚氛围。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望岩村积极探索,由党支部牵头找准路子,党员带头创业,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物联网”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实现了村集体、村民收入双增长。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重点从优秀青年、退役军人、企业家中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把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逐步形成了“以网格为基础、以群众为主体、以村组联动为保障”的新格局,促进了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提档升级。望岩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优势,通过鼓励农户利用农闲务工增收,实现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途径,持续引导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参与村务管理、纠纷化解,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为建设好望岩村的绿水青山而努力奋斗。”强化三大支柱,打造“五新村庄”走进朔州市右玉县东兴村,一排排崭新漂亮的房子整齐排列、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道路纵横交错。街道上太阳能照明灯、健身娱乐设施随处可见,村民聚集在一起晒太阳、唠家常,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东兴村是2017年底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发展,东兴村呈现出一片村容整洁、设施齐备、居民幸福的崭新面貌。村里高标准建设了10个日光温室大棚,建立了羊肚菌种植基地,打造了现代绿色产业园区。按照每户2000元的补助标准,东兴村为每户村民院里建设蔬菜微大棚,搭建起独具特色的庭院经济,为村民增加收入。东兴村老年人居多,为满足村民养老需求,村里打造了400平方米的“安享工程”,包括爱心食堂、日间照料中心、休闲活动室,为老人提供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爱心食堂聘用本村村民,政府每天补贴10元,村民自筹5元,解决“养老难、吃饭难”的问题,构建起“居家为基础、村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此外,东兴村还与时俱进,着力打造数字智慧新村,依托农业农村部开发的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全面录入和管理村民的收入、务工及子女情况等信息,让数字技术和村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提到东兴村,群众都说“变化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东兴村将继续传承弘扬右玉精神,强化基建、养老、产业三大支柱,努力打造集党建治理、产业发展、文明和谐、美丽宜居、数字智慧于一体的“五新村庄”,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薛海军 孟小平 耿鹏举 赵福胜 李 晶 闫淑娟)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月3日2版)排版、美编:苏怡(实习)审核:欧阳美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